台北咖啡印象.jpg  

我所認識的水瓶子。By寶兒

    許多年前我參加一場紀錄片的試映活動,認識了水瓶子。當時他就坐在我對面,因為在場的人幾乎都不認識,唯一認識的朋友跟我介紹:「妳應該認識水瓶子吧?」我仍不改白目個性地回答:「不認識。」雖然也寫部落格,不過我很少到處瀏覽,只做「熟客」。加上他寫旅遊,當年我繭居在家,平時旅遊的區域,大概就是自家附近的巷弄吧,旅遊這個領域又妒又恨,恐怕是我接觸最少的。

   不過水瓶子人很好,不以為意,想說我這麼宅,便約了我和一群朋友去唱KTV。因為他喜歡書籍與閱讀,便常接到他的導覽活動訊息,我因為家庭與時間因素,很少出席,但彼此間還是保持著連繫,介紹朋友認識。

    真正比較熱絡起來,是他在籌備「青田七六」的時候,當時他帶我去看這棟老房子時,我實在是嚇傻了,真的太美了。居然在熱鬧的商圈裡,有這麼一棟幽靜的老房子。他說他其實還需要一些人幫忙,而正巧我剛寫完一項寫作計畫,小孩也比較大了,有點閒不住了,便主動告訴他:「我可以幫你想一些藝文活動,你只要開店之後,請我喝咖啡就行了。」

    直到這時,我才發現水瓶子大概有三頭六臂,和朋友經營「青田七六」之外,還不時旅行,主持「圓環工作室」,完全停不下來,一直在路上。其中一項嗜好,就是泡咖啡館,而且竟然泡出了一本實用又有味道的書,書中有不少的故事以及人的交集。(換成我,就是坐著發呆了事。)

    看到人家開店,實在羨慕,萬萬沒想到,過了一兩個月,我在附近的泰順街,租下了一個空間,開了書店。成了鄰居。

    開店之初,水瓶子有空就來光顧,還介紹朋友來我的店買書。開了店,幾個對我伸出援手、關照我的朋友之中,水瓶子絕對是出力最多的前幾位。

    我忙得焦頭爛額,開店之後反而少去青田七六了。而他寫的《台北咖啡印象》,在我店裡擺了幾本,倒是很快就賣完了。也許有人希望看看這位我戲稱「水董」的本尊,聽他聊聊咖啡店,或許也可以聊聊青田七六,和一些旅行。

    於是,有了這場講座。

也祝福青田七六,但願我可以有他們一半成功。

 

*透過書寫,我成為咖啡館的風景之一。By水瓶子


「咖啡館」在大家的眼中是怎樣的表情?有怎樣的個性?咖啡好喝?餐點好吃?還是音樂迷人?或者是舒適的閱讀環境?悠閒上網的空間?又或是好友聊天的所在?

每踏入一家陌生的咖啡館,感受到店主的巧思與風情萬種,就好像進行了一趟旅行,走入了另一個世界,我喜歡這樣的探險。喜歡旅行的人總會與景點合照,留下到此一遊的證據;而我透過書寫,將自己埋入咖啡館中,讓自己成為台北一家家咖啡館的風景之一。

如果說建築是人類在土地中的雕刻,那咖啡館一定是心靈角落裡一棵美麗的小樹苗。建築外觀與室內設計,就我們的觀念來看是不相干的,但存在於日本京都老房子內的咖啡館卻讓它們成為一體,在屋內可以看到歐式巴洛克的建築式樣,配上中式佛教的圖騰,這一切是那麼的和諧共存著,透過咖啡館這個半公共空間的催化,我們的美學品味相對提昇。

我走過的咖啡館,有致力推廣農產品禮盒,也有像個浪漫的圖書館,每周不間斷持續地舉辦講座活動,還有擁有獨特個性的店主人,咖啡豆不同烘焙的方法,這些細小因素都讓每家咖啡館有著自己的表情與個性。不光只是咖啡好喝,餐點好吃,這些咖啡館都用盡了心思,找出自己的特色與定位。

巴黎的人文咖啡館,在十九世紀就可以讓畫家、作家用作品來抵換咖啡,或者讓這些文人騷客有空間自由的高談闊論,造就了許多著名的作家、畫家,台北城裡的明星咖啡館背後或許也擁有同樣的故事,這樣的故事若能夠在不同咖啡館每天上演,多好。我曾經在紐約暫居數週,每天到星巴克報到上網寫流水帳,遠比到帝國大廈參訪更有趣,更貼近當地的生活。

台灣人的包容與混搭,能在台北城滿佈眾多咖啡館的特色中一覽無遺,這會不會是創下另一個世界的奇蹟,成為咖啡館密度最高的城市?本來我只是單純的書寫咖啡館,但在不斷地書寫過程中,咖啡館竟然成為我另一個家。


*關於《台北咖啡印象》這本書

 每座城市,都用各自的方式呈現他們的美好。

  台北,這座看似有著急遽步調與漠然表情的城市,卻能在巷弄間、小徑旁、大樓裡,聞見隱匿得很好的咖啡香、遇見熱情執著的咖啡達人、喝到濃郁香醇的苦酸滋味、聽見最契合心境的好音樂。

  於是我們學會放慢了步調,在臉上添加了笑意,抬頭看見了大樓頂端未曾遠離的藍天白雲。

  身為城市觀察家,水瓶子從台北出發,數年來造訪過許多的國家與城市,最終,他還是最喜歡台北的咖啡館,挖掘每間咖啡館的動人故事,體會咖啡館主人與咖啡之間的溫柔對待。台北咖啡館不僅有好咖啡,還有更多無以名狀的人情味。

  本書收錄從「懷舊老味道」、「烘焙咖啡香」、「裝潢好設計」、「愛看風景窗」、「哲學思考貓」、「咖啡館主人」以及「網路活動多」等主題,區分大台北地區共五十家個性咖啡館,透過水瓶子身在其中的細細品味與深層觀察,讀者將藉由其文字與圖片,展開一場滿溢著香味的咖啡之旅。


主講人簡介

水瓶子

是男人類水瓶星座,喜歡在無盡地深夜面對電腦螢幕,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拜訪書寫百大城市的容顏。

喜歡逛美術館,對一張畫作背後的故事有濃厚求知的慾望,甚於八卦雜誌的感知能力。
274589_1460588756_7402506_n.jpg  
 

《台北咖啡印象》推薦序之一:關於咖啡館的二三事。By劉奕成(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)

  我其實不太啜飲咖啡,卻總是盤桓流連於咖啡館。並非味蕾領著我尋訪,而是街陌巷弄中的咖啡香誘拐我的腳步。總是忍不住閉上眼睛,按「香」索驥我心中的台北生活輿圖。所以相知相識近三十載的水瓶子,迄今美麗的誤會我酗咖啡,料想著我總是泡在咖啡館裡,找我寫這篇序。

   這篇序,當然是在咖啡館裡寫就,彷彿是約定俗成的,字是跟咖啡館為伍的。總是這麼聽說:這本巨著那篇大作是在某間咖啡館寫成的,卻沒聽說哪本書是在餐館 寫成的。在餐館,單身是被歧視或冷眼以對的,即使不被店員遺忘,也多少被餐館裡的鬧熱氛圍遺忘。在咖啡館,單身不但不受歧視;咖啡館是熱誠擁抱單身、熱誠 擁抱情侶,也熱誠擁抱各式各樣的生活形態,各式各樣的心情。

  傷心咖啡店?經驗中,咖啡館裡的人並不真正傷心,真正傷心的人隱沒在電影院內,蝸居在家中。選擇咖啡館駐足停歇的人,即使瞇著眼,彷彿也還是窺看這個世界的風景,更多時候,自己也是這個世界的風景之一。

  咖啡館裡的聲響,是竊聽者、聆聽者的最愛。餐館中如海浪襲來的聲浪,當然不如咖啡館裡聲波如山村潺潺涓流,我們不知道聲音從哪裡來,於是我們四下探訪尋找。

   我們尋找的,不只是聲音的身世,還有聲音主人的身世,還有咖啡館的身世,甚至這座城市的身世。林林總總的譜系,是有跡可循的,但這不靠著視覺,端賴你我的味覺與嗅覺。試想:十多年前趕赴上班的清晨路上,閉起眼來,都是燒餅油條的香味,後來都是美而美早餐店的氣味,如今信步穿過晨曦,滿街巷都是咖啡的味道。數十年前,午間時分巷內家家戶戶蔥油爆香的味覺之旅,轉折至今,居然是咖啡香。

  咖啡香氤氳在哪,人就跟到哪。到咖啡館裡,坐著寫作的,閑倚著跟識與不識抬槓的,做什麼與不做什麼的,都衝著咖啡香來。

  於是當咖啡館老闆端著咖啡衝著我來,撲鼻的馥郁咖啡香衝著我鼻腔來,我猛然想起:在咖啡館中,不是只有偷聽,還有兩三件事,包括看書,看這本老友寫的書,探索咖啡館的身世,包括寫序,為他寫篇序,介紹這本書的身世。

  我把自己「關」在咖啡館兩、三個小時,隨意成就了這篇關於台北咖啡館的二三事。


水瓶子與他的台北咖啡印象

10/8(六)19:30@永楽座(台北市泰順街60巷9號B1,樓上是小哲食堂)

主講人:水瓶子

**當天參加活動並購買任何一本新書或青田七六文創商品,點用cafe philo飲料可現抵50元。

活動免費,無需事先報名,歡迎大家逗陣來參加!

arrow
arrow

    永楽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